{SiteName}
首页
丹东简介
丹东地点
丹东市场
丹东要闻
丹东发展
丹东天气
丹东旅游
丹东信息

开海啦青岛最全海货地图奉上

好消息!9月1日,为期三个月的黄渤海伏季休渔结束,开海啦!从即墨金口和岛城最东北角的丁字湾,再到胶州湾小海(胶州、城阳等地渔民对胶州湾的称呼),从凤凰岛的甘水湾再到青岛、日照交界处的琅琊湾,捕鱼船整装待发,中午时辰一到,黄海就出现了千帆竞发的场面。昨天傍晚,第一批回港的渔船就带来了新鲜的海货。那么,每个区域的渔船大体都有什么海货?跟随青岛晚报/掌上青岛/青网先从上“跑”一圈吧!

开海首日图集:

青岛晚报/掌上青岛/青网记者柳栋摄

青岛最全海货地图:

青岛晚报/掌上青岛/青网记者单衍春

开海首日图集

青岛晚报/掌上青岛/青网记者在黄岛积米崖码头看到,有上百艘渔船整装待发。这些渔船有些会在海上作业半个月,最新鲜的海货“抢鲜”市民餐桌。

渔民正将一张长70米,重约1顿的渔网拉上船。

渔船都经过了重新洗刷装饰,期待有个好收成。

在近海捕鱼的渔船已经将最新鲜的海货送上岸。

青岛最全海货地图

金口紫彩血蛤

即墨田横岛的池泽乾是当地的海产养殖专家,他告诉青岛晚报/掌上青岛/青网记者,金口有种紫彩血蛤,外表和普通毛蛤蜊类似,但壳面有数条环形紫带,肉色血红,肉质细嫩,滋味比普通毛蛤蜊鲜。紫彩血蛤在山东半岛仅见于丁字湾白马岛以西、香岛以东、五龙河口金口和丰城一侧的浅滩上。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产卵后,紫彩血蛤受不了海水高温,逐渐埋潜至一尺深的泥沙里夏眠,现在海水温度逐渐降低,紫彩血蛤会逐渐上市。

紫彩血蛤的吃法和毛蛤蜊差不多,用水煮了蘸姜醋汁,不过火候不要煮大了,否则影响鲜度。

丰城虎蟹

池泽乾说,丰城最有名的码头属栲栳岛码头,有几百年的历史。丰城最有名的海鲜是虎蟹,又称双乳鬼蟹,色泽鲜艳,因壳上有对明显圆斑而得名。虎蟹居于丁字湾海流入海口附近的海域,从丰城镇七口村至栲栳码头是捕获虎蟹的最佳位置。

虎蟹数量不多,不能养殖,能不能捞到全凭运气。虎蟹成年体重—克,大的可达克,肉质鲜美。丰城除了虎蟹以外,蛏子、虾皮和末货也很有名。

田横岛马蹄蟹

池泽乾介绍,田横岛码头平时有上百条渔船停靠。除田横岛码头,田横镇的周戈庄码头、女岛码头也都是当地有名的码头。

马蹄蟹是田横岛独有的品种,别的海域难寻见,是田横三宝(蛤蜊、土鸡、马蹄蟹)之一,因蟹背上有个马蹄印得名。马蹄蟹个头不大,壳薄肉厚、味道鲜。田横还有一种海鲜叫海蚰蜒,学名沙蚕,可辣炒也可焙干炖汤,和海肠一样,有天然味精之称。

鳌山沙蛤蜊

鳌山街道有好几个特色码头,如神汤沟码头、七沟码头、柴岛码头,这里的渔船带回的海鲜多是八带、螃蟹和杂鱼。鳌山还有一种蛤蜊很有名——沙蛤蜊。沙蛤蜊个头比胶州湾蛤蜊大,外壳厚,肉脆,略带甜味。但这个蛤蜊懒,即使放在海水中,它仍不愿意把沙全吐出来。最好做汤喝,这样能避免硌牙。

王哥庄会场螃蟹

会场螃蟹个头越大价格越高,每个三四两的螃蟹一斤卖50元左右,半斤左右的每斤约80元左右,一斤左右的每斤就要超过元。除了个头的大小,渔船捕蟹数量的多少也决定了价格的浮动。

会场村海润源酒家的负责人说,正宗会场螃蟹钳子长,两钳前半段能互相重叠,俗称能“盘腿”。一斤重的会场螃蟹,两只钳伸开,宽度能达60厘米。会场螃蟹体内泥很少,肉白细嫩,呈丝状,味道香中带甜。另外,会场螃蟹腹部发亮,蟹壳较硬。

东港码头笔管鱼

东港码头虽然和会场村只隔着会场湾,但两个码头的特产截然不同。会场码头以螃蟹为主,东港码头的海货就多多了。据王哥庄街道水产管理中心的负责人介绍,会场村世代以捕获螃蟹为主,有一套独特的捕蟹方法。东港码头的渔民就以捕获小海鲜为主,像笔管鱼就是其中的一种。每次回来的渔船都能捎回来泛着紫色还活着的笔管鱼,往往船还未靠岸,就被酒店预定了。

黄山海蜇

每年的7月和9月,都是崂山王哥庄街道黄山社区的海蜇捕捞季。三十多艘渔船,每天打捞上来近10万斤海蜇,除了供应本地市场外,还深加工销往全国。

黄山村的林育队说,海蜇被打捞上船后,渔民接着对海蜇进行手工分离,分成海蜇皮、海蜇里子等,保证了海蜇系列产品的新鲜度与干净度,这也是黄山海蜇区别于其他地方的一大特色。

沙子口金钩海米和鲅鱼

沙子口最有名的海鲜要数鲅鱼和金钩海米。老家沙子口栲栳山的王振才是青岛市餐饮技能职业鉴定所所长、青岛市饭店和烹饪协会名厨专家委员会主任,他告诉青岛晚报/掌上青岛/青网记者鲅鱼和金钩海米品相、质量最好的当属春鲅鱼和春海米,当然了秋海米也不错。秋天捕获的鲅鱼个头小一点,口感不如春鲅鱼。

胶州湾四小天王

胶州湾物产丰富,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红岛蛤蜊、上马白鳝外,胶州湾还有四种小海鲜,在岛城其他地方很难捕获到。据城阳景园假日酒店行政总厨林全文介绍,这四种小海鲜是末货、泥蚂、海沙子、蚝艮,被称为胶州湾海鲜四小天王。

末货

俗称“纳米虾”,多见于上马、河套、红岛一带,酒店吃末货,多是清水煮开,放入新鲜末货,出锅后配甜葱。

海沙子

只有大约0.3厘米大,口味鲜嫩,又被称为珍珠蛤、纳米蛤蜊。海沙子在幼苗时期是作为梭子蟹、虾等海产动物的饲料,因为鲜美与营养价值,越来越受食客们的欢迎。渔民常在海水中把其外壳冲走,留下肉拌黄瓜吃。

蚝艮

是生长在青岛胶州湾北海岸浅水区域的鱼,蚝艮拌韭菜是城阳的特色菜。用盐水煮蚝艮,煮后凉透。将韭菜放开水中略烫,再用冷水拔凉,加些调料跟蚝艮一拌,不仅颜色好看,味道更鲜亮。

泥蚂

生长在胶州湾沿岸的泥滩中,颜色灰白,外壳很薄。泥蚂肉质鲜嫩,烹制前要用清水搓洗数遍,尽可能将泥及黏液洗掉。吃法有很多,清煮、酱爆都行。

胶州营口马蛸

胶州湾西海岸,有些独特的小海鲜,马蛸就是其中的一种。马蛸和八带相似,但头足部4对肉腕比八带长得多。

胶州今世缘酒店的负责人吕广杰介绍,马蛸最好的做法是炖着吃。烧杂鱼时,把马蛸、立虾放进去一起炖,马蛸就变硬了,口感鲜美,还伴有杂鱼的香味。马蛸头里的墨汁是抗癌的天然良药,所以这玩意不能扔掉,它也是马蛸身体里最鲜美的精华,虽然一口咬下去可能立马变一口大黑牙,但那种鲜美滋味值得一试。

积米崖石夹红

黄岛都园酒店的负责人林蓬勃说,积米崖渔港市场多是本地海捕的小海鲜,其中以石夹红和虾虎最受欢迎。石夹红虽不如梭蟹个头大,但外壳硬,肉质甜,格外受宠,价格也不便宜。灵山岛野生石夹红,3两以上的个头每斤卖到了80元。另外虾虎(当地人也叫蝼蛄虾)也很抢手,外壳软,适合油炸蘸椒盐。此外,小波螺、蛎虾、鲅鱼、老头鱼和刀鱼也是积米崖的人气海鲜。

琅琊港有种名叫西施舌的贝类,这种非蚬非蚌的贝壳类生物,打开外壳,就有一小截白肉吐出来,因看着像舌头,故名西施舌。

林蓬勃说,汆西施舌是鲁菜经典名菜,将西施舌肉洗净用开水烫后捞出放入汤碗,再用净勺将清汤、精盐、料酒烧开,去浮沫,倒入盛西施舌肉的汤碗中,撒上香菜末即成。而今“氽西施舌”,制作方法更别致了,即先将净西施舌肉一片两半,将香菜切细末,分别盛盘,连同胡椒面、醋一并上桌;然后每人守个火锅,将清汤烧开,加适量精盐和鸡油,用筷子夹西施舌肉片在汤中涮烫,随涮随吃。吃完肉后,再把香菜末和韭青末置锅内烧开,饮汤。

更多开海内容,点击阅读原文查看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贵阳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
北京白癜风的治疗方法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dandongzx.com/dddd/207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