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丹东日报社东港新闻传媒中心供)
详见:“美丽丹东网”、
每周一《丹东日报》东港版
每周二晚报《美丽东港》
丹东在哪里?
丹东在海边!
放眼东北亚版图,丹东就像一幅大气秀美的水墨丹青,飘逸在鸭绿江口,幻化于北黄海岸。百里江海经济带、百里江海旅游带拧成一条灵动的主线,潮起潮落,溢彩斑斓!
丹东,站在中国万里海疆的最北端,站在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带,站在令世人瞩目的环黄海、环渤海两个经济圈的交汇处。
她是与平壤、首尔、东京及俄罗斯东部最近的中国港口城市,她是朝鲜半岛与亚欧大陆最重要的陆路门户,她是中国东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……
这是一个“蓝色丹东”。
历史曾定格在一个伟大的瞬间。
年7月1日,国务院讨论通过《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》,辽宁沿海经济带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。作为这条经济隆起带上的东端起点,丹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。
面朝大海,春暖花开。
从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高度,从参与未来东北亚国际竞争的高度,从建设大气秀美新丹东的高度,抢抓战略机遇,坚持“以港兴市”,北黄海开发高歌猛进,沿江沿海产业带布局率先崛起,东北东部区域性物流中心地位日益凸显。
数字无声,却是“丹东活力”的响亮注脚。五年来,丹东全面推进对外开放,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均位于辽宁省前列,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经贸往来。五年累计外贸出口总额超过亿美元,实际利用外资连续三年突破10亿美元。先后与哈曼、SK、希尔顿、大宇等国际集团成功合作,地区出口企业总数超0家,对朝贸易占全国对朝贸易进出口总额的70%。
按照国际惯例,海岸线公里以内均为沿海地区,丹东及下辖东港市、凤城市、宽甸县的绝大部分地区均在沿海地区范畴,丹东主城区距丹东港区最近距离仅20公里,近海、临港优势明显。同时,丹东新城区、大孤山经济区因丹东港和海洋红港的开发建设而迅速兴起,成为实现丹东经济腾飞的两只翅膀。
中国北方天然不动港丹东港,已步入全国亿吨大港行列,成为东北新的出海大通道。丹东港货物吞吐量已达1.2亿吨,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等地建成陆港21个,至长春、牡丹江等8条海铁联运专线先后启动,全面推动了东北东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。
如果说,在东北东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,丹东港是一台隆隆作响的发动机,那么东北东部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开通,将是拉动东北东部13座资源型城市一同拥抱大海的强大引擎。
如今,丹东港已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个港口通航,东北东部铁路、高速公路即将全线贯通。
大机遇已然呈现,东北东部13座城市共同吹响了向大海进发的“集结号”。
这是一个“红色丹东”。
丹东,是中国“龙的故乡”。
后洼遗址曾出土了多年前的“中华石雕始龙”,这里被业界公认为与“龙山文化”、“仰韶文化”齐名的七个“中华始龙”发祥地之一。
因为万亩盐碱滩上 棵秧苗的梦想,才创造了沧海变桑田的奇迹;因为千里北黄海岸边 垛土坝的梦想,才成就了塞北鱼米之乡的盛名;因为鸭绿江里 只木排的的梦想,才开启了一座城市通商开埠的崭新纪元;因为万人民的梦想,才有了建设“大气秀美新丹东”的宏伟目标和美好愿望。
千百年来,文明的光亮在这片土地上从未消逝,奋斗的激情在这脉山水间世代延续。从百里江海沿线一路走来,英雄城市的脚印凝滞如铸——
粼粼仙女湖,静影沉璧远,闪烁着年前“古前阳人”削石为斧,开凿人类文明的光茫;
悠悠大孤山,千年古刹群,留下了杜甫、杨玉环、左宗棠、郭沫若的足迹与墨宝;
巍巍虎山头,长城东起点,挺起了华夏神州不屈的脊梁;
茫茫大鹿岛,苍海埋忠骨,留下的是民族英难邓世昌和千百甲午将士的爱国英魂……
这座“英雄城市”更因为在 中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而闻名全国。鸭绿江断桥伫立江心,钢筋铁骨弹痕累累,见证了城市的沧桑,更成就了这样一处 的“红色景观”。
从唐代设置安东都护府,到辽东海运繁荣“为东边冠”,再到清代禁封为“龙兴之地”,丹东一直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军事要塞、商贸重镇和风水宝地。
开埠通商年,撤县设市77年,这座“英雄城市”不断续写着新的辉煌——
年,国务院批准丹东为沿海开放城市,全国闻名的轻纺工业城由此诞生。孔雀手表、牡丹相机、黄海大客、东方齐洛瓦冰箱、康龄灵牙膏等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名牌产品横空出世,推动丹东跻身“全国十大明星城市”行列。
这是一个“绿色丹东”。
年,《南方人物周刊》盘点中国10座宜居小城,“绿色丹东”榜上有名。
依山、傍海、临江,有泉、有岛、有林,冬无严寒,夏无酷暑,素有“北国江南”之美誉,丹东是业界人士公认的东北地区最温暖、最湿润、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。
这里就像一把支撑在辽东半岛的巨大绝伦的天然绿伞。地区森林覆盖率66%,密集的森林公园、城市公园群在同类城市中绝无仅有;全境0多条河流,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是全国人均的1.5倍,是辽宁省的4.5倍,成为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市。
丹东是“全国 旅游城市”,拥有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、自然保护区及森林公园24处,鸭绿江、凤凰山、天桥沟等多个5A、4A级景区遍布全境,天然地热露点17处,是东北最 的温泉疗养胜地。
沙鸥翔集,锦鳞游泳,岸芷汀兰,郁郁青青。游走在江海百里旅游带上,俨然置身于水天一色的长卷之中,尽享中朝两岸好风光,满眼江海通达大气派!
丹东是“世界候鸟 ”。大洋洲—东亚 的候鸟迁徙地位于鸭绿江入海口湿地,亿万候鸟春秋两季在此觅食,成为世界最美、人气最旺的候鸟驿站。“鸟都要留下来的地方,怎能不是人居佳地?!”万千游客留下这样的感叹。
“中国最美的边境城市”,丹东名副其实。中朝界河鸭绿江,起源于长白山天池,流经丹东公里,沿途呈现6大特色景区、多个特色景点,构成了蔚为壮观的鸭绿江百里文化旅游长廊。鸭绿江旅游风景线成为国内首批向全世界推出的“中国十大 旅游线”。
头枕黄海,臂挽绿江,背靠长白与凤凰,丹东已成为令世人神往的“绿色休闲之都”。
自然美是天地之禀赋,人文美是内生之精华。
世界仅存的六条百年银杏街,丹东占其三。“你这东方的圣者,你这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!”大诗人郭沫若的笔下的《银杏》,正是这座银杏之城人文美的真实写照。
丹东坚持把文明内化为城市发展的强大基因,年,市委、市政府作出了“四城联创”战略部署,把争创“全国文明城”作为一项战略目标。
三年来,全社会生态文明、人居环境、人文素质显著提升,荣获了“全省文明城市标兵”,取得了“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”资格。“中国北方 岛”獐岛、“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”河口等多个村(镇)被授予“中国美丽乡村”称号;东港市、凤城市入选首批县级市的“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”行列……
热情奔放的丹东人民把文明作为家乡的名片!
满城尽是志愿者。全市在册志愿者21万人,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遍地开花,不断深化着“能帮就帮,能让就让,该管就管”的城市风尚,成为极具丹东特色的“文明城市品牌”。
这更是一个“金色丹东”。
公里的黄金海岸线,浮光跃金,机遇无限。
百万亩国家水稻主产区、百公里精品设施渔业带一望无垠、如镜如画……满眼金色风景,恍若“江南水乡”。
沿江沿海百里产业带建设如火如荼。因港而兴的大孤山经济区、全国百强县东港市、承接40万常住人口的丹东新城区和 边境经济合作区一字排开,与之伴生的临港产业园、仪器仪表产业园、环保产业园、再生资源产业园等一批有特色、有潜力的重点园区科学布局。它们就像一串镶嵌在江海之滨的美丽珍珠,光彩夺目,熠熠生辉。
丹东是亚洲惟一一个同时拥有边境口岸、海港、河港、机场、高铁、高速公路的城市,现代化陆海空立体交通大格局已经形成。
丹东民航机场已开通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青岛、哈尔滨、成都等多个中心城市的航班,机场改扩建工程已经完成,正向着功能完备的国际化口岸机场迈进。
铁路距平壤公里,距首尔公里;公路距沈阳公里,距大连公里,已开通丹沈、丹大、丹海、丹通四个方向的高速公路,凸显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。即将开通的沈丹、丹大铁路客运专线极大地缩短了丹东至沈阳、大连的距离,构建起了辽宁对外开放金三角的“一小时经济圈”。同时,规划中的东京至首尔至北京的国际大通道的核心枢纽站,更将奠定丹东国际性交通运输枢纽城市的地位。
“一桥两岛”开发建设迎来新机遇。丹东正以新鸭绿江大桥及中朝合作开发的黄金坪、威化岛为有利契机,充分借助两国政府赋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,聚焦劳动密集型、高新技术型及文化创意产业洼地,打造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新亮点。
丹东产业基础雄厚,在国家统计范围内的39个工业行业中,占有37个,本土企业中诞生了“中国强”,形成了3个超百亿元规模的产业集群。汽车及零部件、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群成熟完备,仪器仪表、农产品开发等重点产业群生机勃勃,黄海客车、“丹热”燃气表等产品享誉国内外。
丹东电力资源丰富,水电、风电、火电齐全,发电能力居全省第二位;有64种大储量矿藏,其中硼储量占全国的60%,被誉为“中国硼都”;特色产品声名远播,是全国 的草莓、板栗、海洋贝类养殖出口基地,“全国草莓 县”、“中国板栗产业示范市”花落丹东,大黄蚬子、梭子蟹、杂色蛤成为“国家地理标志”。
从轻纺工业名城的诞生,到 边境经济合作区的设立,从列入辽宁沿海重要发展区域,再到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,丹东已肩负起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“左翼先锋”的重任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点城市、东北东部城市群的区域龙头和中国 的边境城市,丹东在东北老工业基地、辽宁沿海经济带、国家“兴边富民”等多重政策洼地中聚集起无限潜力。
“潮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”。今日丹东,激情迸发,生气盎然,如化蛹之彩蝶,涅槃之凤凰,正朝着国际化港口城市,朝着“文明、生态、繁荣、富裕”宜居佳地,朝着大气秀美新丹东的目标振翼高飞!
年12月8日
于东港幸福里